咨询热线

13911763006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2025

    7-4

    在生物学研究中,观察细胞的行为变化一直是揭示生命奥秘的关键途径。然而,传统的固定染色和静态图像往往只能捕捉到生命的“快照”,难以还原其动态本质。随着科技的进步,活细胞成像仪(LiveCellImagingSystem)应运而生,它不仅突破了时空限制,更将细胞的生命活动以连续影像的方式呈现在科学家面前,成为探索生物过程、疾病机制与药物反应的重要工具。什么是活细胞成像仪?活细胞成像仪是一种能够在维持细胞生理状态的前提下,对活体细胞进行长时间、高分辨率动态观测的先进显微成像系统。它...

  • 2025

    6-6

    在分子生物学、药物研发和生物化学研究领域,科学家们常常需要了解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比如蛋白质与配体之间如何结合、DNA与药物分子怎样反应。而等温滴定微量热仪(IsothermalTitrationCalorimeter,ITC),正是揭示这些微观世界“热量语言”的关键仪器。应用领域广泛深入等温滴定微量热仪广泛应用于:药物开发:评估候选药物与靶标蛋白之间的结合亲和力。生物大分子研究:分析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DNA、酶-底物等相互作用。食品科学:研究风味物质与载体分子之间...

  • 2025

    5-9

    在现代生物医学研究中,细胞屏障功能的评估日益成为热点,尤其在药物开发、组织工程和疾病机制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而跨上皮电阻测量仪(Trans-EpithelialElectricalResistance,TEER测量仪)作为一项关键的技术工具,正逐步成为科学家们解读细胞屏障完整性和通透性的“隐形尺子”。一、什么是跨上epithelial电阻测量仪?跨上皮电阻测量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细胞单层(如肠道、肺部、血脑屏障等上皮或内皮细胞)电生理特性的仪器。它通过检测电流穿过细胞膜及其周...

  • 2025

    4-6

    在现代生物学研究中,观察和理解细胞的动态变化是揭示生命奥秘的关键。传统的显微镜技术往往只能提供静态图像,无法捕捉到细胞活动的真实过程。而箱内活细胞成像仪(IncuLiveCellImager)作为一种创新型设备,能够实时、连续地记录细胞内的各种生理现象,为科学家们提供了洞察力。什么是箱内活细胞成像仪?箱内活细胞成像仪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在细胞培养箱内进行活细胞成像的设备。它集成了高分辨率显微镜、温度控制、湿度调节以及气体供应系统,能够在不影响细胞生长环境的前提下,长时间稳定地对...

  • 2025

    3-5

    在生命科学实验室的细胞培养箱中,一台箱内活细胞成像仪正在默默记录着细胞的每一个生命瞬间。这台精密的仪器,为科学家们打开了一扇观察生命奥秘的新窗口。一、技术之光箱内活细胞成像仪的核心在于其非侵入式观察能力。通过先进的显微技术和灵敏的成像传感器,它能够在细胞自然生长状态下进行长时间观察,捕捉生命活动的每一个细节。在成像质量方面,现代箱内活细胞成像仪已经实现了亚细胞级分辨率。配合多通道荧光成像功能,可以同时观察多个细胞器或生物分子的动态变化。环境控制是箱内活细胞成像的关键。精确的温...

  • 2025

    2-7

    在生物学的广袤天地中,每个细胞都像是一个小小的宇宙,蕴含着无尽的秘密等待我们去揭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现在能够以精细度和准确性来研究这些微观世界。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同深入探讨单细胞测序建库解码系统,这一革命性的工具如何为现代生物学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什么是单细胞测序建库解码系统?单细胞测序建库解码系统是一套复杂而精密的技术体系,它使研究人员能够在单个细胞水平上分析基因表达、突变以及其他遗传信息。这项技术通过将来自个体细胞的微量核酸(D...

  • 2025

    1-7

    在微观尺度上,传统的检测技术往往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精准分析需求。纳米流式检测仪的出现,犹如为科研工作者装上了一双"慧眼",使其能够在纳米尺度上对颗粒、细胞和外泌体等进行精准表征和分选。这项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正在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和临床诊断等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一、应用领域: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诊断的跨越纳米流式检测仪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展现出优势。它能够对外泌体、病毒和纳米颗粒进行多参数分析,为疾病机制研究提供重要工具。在癌症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该技术分析肿瘤来源的外泌体,探索癌...

共 32 条记录,当前 1 / 5 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跳转到第页 

联系我们

斑马鱼(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中安盛业大厦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 联系人:李经理
  • QQ:
  • 公司传真:
  • 邮箱:junshan.li@banmayu.cn

扫一扫 更多精彩

扫码加微信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