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911763006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2023

    6-21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手段也在不断提高。其中,蛋白质组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而靶向蛋白组分析仪则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之一。靶向蛋白组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检测蛋白质表达和功能的高通量仪器。它可以通过质谱、光谱等多种技术手段,对目标蛋白质进行定量、定性、定位等分析,从而揭示蛋白质的功能和相互作用关系。与传统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相比,该产品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更准确地鉴定蛋白质,并深入探究其在疾病发生和发...

  • 2023

    5-19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命科学研究越来越依赖于精密设备的使用。其中,活细胞成像仪以其高分辨率、非侵入性和全景式观察等特点,在生命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备受市场青睐。那么,为什么活细胞成像仪能够受到如此大的市场关注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一下。首先,该产品可以观察到生命过程中的实时变化。它采用荧光显微镜技术,通过标记细胞内的某些分子或结构,可以对细胞内部的生物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比如,可以观察细胞的运动状态、信号转导过程、基因表达情况以及蛋白质互作等等。这种实时、全景式...

  • 2023

    5-14

    等温滴定微量热仪(IsothermalTitrationCalorimetry,ITC)是一种利用热力学原理测量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的仪器。ITC可以用于分析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如配位化学、酶催化、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受体-配体相互作用和聚合物反应等。工作原理ITC的工作原理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当一个化学反应发生时,能量将从反应物转移到产物中。ITC通过比较样品溶液与参考溶液之间的热量来测量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在实验中,样品溶液和参考溶液被注入到两个隔离的容...

  • 2023

    4-24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物界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在这个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领域便是研究生物体如何应对外界的威胁和挑战。其中,细胞暴露染毒系统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防毒武器”。细胞暴露染毒系统,又称为“细胞外表达染毒因子”(CED),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细胞自我防御机制。该系统存在于多种生物体中,包括酵母、线虫、昆虫等,甚至在哺乳动物中也有相似的作用。ESD系统能够识别并清除各种外源性DNA分子,从而保护细胞免受病毒、质粒、转座子等有害基因的入侵和影响。ESD系统的工作原理比较简单...

  • 2023

    4-20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蛋白质作为人体重要的功能分子,日益受到关注。在很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蛋白质的异常表达、结构改变以及相互作用的变化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蛋白质进行快速、准确、高通量的检测和分析,成为了现代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靶向蛋白组分析仪(TargetedProteomics)就是这种快速、准确、高通量的检测和分析方法之一。该技术基于液相质谱技术,通过选定一组特定的蛋白质,对其进行定量检测,从而实现对复杂体系中的目标蛋白质进行精准分析。靶向蛋白组分析仪...

  • 2023

    3-14

    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系统:细胞研究新利器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系统是一种用于高分辨率细胞成像和分析的仪器,它具有高灵敏度、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和多功能的特点。下面是对该仪器的介绍:作用: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系统可以对细胞的形态、结构、代谢、信号转导等方面进行高分辨率成像和分析,帮助科研人员更深入地研究细胞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应用: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系统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病理学、药理学、神经科学等领域。它可以用于药物筛选、细胞功能研究、细胞信号转...

  • 2023

    3-12

    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InvivoImagingSystem)是一种专门用于小动物的活体成像系统,可以非侵入性地、高效地监测小动物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同时可以研究各种疾病的发生机制、治疗方法以及药物效果等。作用及应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主要用于生命科学领域,例如药物研究、疾病模型建立和评估、基因表达、细胞迁移、肿瘤形成等。它可以在小动物体内非侵入性地探测和定量测量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如药物、蛋白质、细胞和基因表达产物等,也可以检测和评估小动物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如代谢状态、炎症反应、...

共 32 条记录,当前 4 / 5 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跳转到第页 

联系我们

斑马鱼(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中安盛业大厦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 联系人:李经理
  • QQ:
  • 公司传真:
  • 邮箱:junshan.li@banmayu.cn

扫一扫 更多精彩

扫码加微信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