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911763006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2025

    8-15

    活细胞成像仪是一种先进的生物医学研究工具,专门设计用于观察和记录活细胞内部及之间的动态过程。这种技术允许科学家在不破坏细胞正常生理状态的情况下,实时监控细胞的生命活动,如蛋白质运输、细胞分裂、信号传导等。通过这种方式,活细胞成像仪为生物学、医学以及药理学等领域提供了洞察力。核心功能与特点高分辨率图像捕捉:采用高灵敏度相机和先进的光学系统,能够捕捉到清晰的细胞结构及其内部细节。实时监测能力:支持长时间连续拍摄,让用户可以追踪细胞随时间的变化,包括生长、迁移、死亡等过程。多种成像...

  • 2025

    7-14

    在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的快速发展下,蛋白质作为生命活动的主要执行者,其功能、表达水平以及相互作用的研究已成为解读疾病机制、开发新药和实现个性化治疗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靶向蛋白组分析仪作为一种革命性的科研工具,正逐步改变我们对蛋白质世界的认知方式,为精准医疗和生物制药带来了机遇。什么是靶向蛋白组分析仪?靶向蛋白组分析仪是一种专门用于高通量、高灵敏度检测特定蛋白质组的技术设备。与传统的全蛋白组学方法不同,它聚焦于预设的一组目标蛋白,例如癌症标志物、免疫相关因子或代谢调控蛋白等,通过...

  • 2025

    6-16

    EnSight多功能酶标仪可广泛应用于临床、生物技术研究和制药等领域,其机载数据分析功能在拟合曲线的种类、临界值计算、数据转换和验证等方面远超很多计算机软件套件的功能。此外,EnSight多功能酶标仪数据分析软件配合使用,以获得更好的功能性,这些功能包括动力学检测和孔域扫描等功能,可以提供强大的数据运算功能和数据输出功能。酶标仪使抗原或抗体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并保持其免疫活性,使抗原或抗体与某种酶连接成酶标抗原或抗体,这种酶标抗原或抗体既保留其免疫活性,又保留酶的活性。在...

  • 2025

    5-27

    EnSight多功能酶标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实验室设备,其主要作用是检测和分析生物样本中的蛋白质、核酸和其他生物分子。该设备采用微孔板技术,可以同时处理多个样本,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通量的特点。酶标仪的工作原理是在微孔板上添加待测样本和试剂,通过酶促反应将待测物转化为可检测的信号。该设备可以应用多种检测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荧光素酰胺酶反应(Luciferaseassay)等。这些检测方法可以针对不...

  • 2025

    4-14

    在生物学研究领域,单细胞测序技术正在以方式揭示生命的复杂性。单细胞测序仪作为这一技术的核心工具,能够对单个细胞内的基因表达、变异等信息进行精确分析,为科学家们提供了洞察力。本文将探讨单细胞测序仪的应用领域、性能特点及其使用方法。应用领域广泛单细胞测序仪的应用几乎覆盖了整个生命科学领域,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都有其身影。在癌症研究中,它被用于解析肿瘤异质性,识别不同亚群的癌细胞,并探索它们如何响应治疗。这有助于开发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法,提高疗效并减少副作用。此外,在免疫学领域,单...

  • 2025

    3-14

    在现代生物学研究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科学家们能够以精度和深度探索生命的本质。其中,单细胞测序仪作为一项突破性的技术创新,正在改变我们对细胞功能、发育过程以及疾病机制的理解。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单细胞测序仪的工作原理、应用领域及其对未来科学研究的深远影响。单细胞测序的基本概念传统基因组学研究通常基于大量细胞群体的数据分析,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往往掩盖了个体细胞间的差异性。相比之下,单细胞测序技术允许研究人员独立地分析每一个细胞内的遗传信息,包括DNA序列、RNA表达水平等,从...

  • 2025

    2-14

    在生命科学的舞台上,一场不落幕的细胞戏剧正在上演。箱内活细胞成像仪,这个现代实验室的"细胞剧场",为科研工作者打开了一扇观察生命奥秘的全新窗口。一、微观世界的全景影院箱内活细胞成像仪传统显微镜的观察方式。它不再局限于单次、静态的细胞观察,而是提供了一个持续、动态的观测平台。在37℃恒温、5%二氧化碳浓度的理想培养环境中,细胞得以在自然的状态下生长、分裂、迁移。高灵敏度相机以分钟甚至秒级的间隔记录下这些生命活动,形成一部完整的"细胞生命史"。这种连续观测能力使科研人员能够捕捉到...

共 13 条记录,当前 1 / 2 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跳转到第页 

联系我们

斑马鱼(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中安盛业大厦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 联系人:李经理
  • QQ:
  • 公司传真:
  • 邮箱:junshan.li@banmayu.cn

扫一扫 更多精彩

扫码加微信

关注公众号